
阳江市实验学校家长沙龙上,家长代表发言。
拿着成绩单念学生的成绩,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;总结孩子学习中的不好情况,希望家长配合学校教育;老师从头讲到尾,基本掌控了整个会议……传统的家长会形式单一,将一个难得的家校交流平台开成了“报告会”,老师讲得口干舌燥,家长听得昏昏欲睡。
近日记者走访阳江市部分学校发现,不少学校已经“大刀阔斧”对传统的家长会进行了改革,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,家长会的“改头换面”使批斗式和汇报式家长会基本告别学校舞台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阳江市中小学每个学校每学期大都会召开一到两次家长会,新型的家长会形式多样,既有座谈式也有讲座式,效果颇受家长好评。
「现场」
新型家长会关注学生成长教育
“现在我们讨论第一个问题,父母如何关注孩子成长?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。”近日,在市实验学校举行的“沙龙式”家长会上,主持人以案例、理论相结合的形式跟与会家长进行交流探讨。制作精美的幻灯片、各种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案例,再结合专业的法律法规和名家理论,整个会议过程趣味盎然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初中三个年级各班的家长代表分年级就坐,班主任坐在家长之中,在家长沙龙开始前就和家长进行了热烈的交流。家长沙龙从初中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入手,列举各个案例,由家长展开交流讨论,围绕“关注孩子成长”、“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目标”、“与孩子沟通有没有问题,有哪些问题”、“如何处理孩子学习不自觉的行为”等与孩子关联密切的成长问题展开。
记者了解到,我市大多学校的家长会大多已摆脱了“说成绩多、批评多、老师讲得多”、“鼓励少、家长交流少、研究讨论少”的“三多三少”的情况,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长会重在探索如何在学校、家长、学生之间达到“交流、沟通、和谐”的效果。阳江职院附属学校教务处主任王省告诉记者,现在学校的家长会主题不再是单一的向家长汇报成绩、询问学生在家的生活、学习情况,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在交流会中,常有家长对教育孩子的疑惑提出询问,另一些有经验的家长作为“老师”来回答。据了解,阳东广雅中学在班级家长会之外还有校长课堂,由校长向家长介绍学校教学情况、给家长传授教育方法,让家长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。
“学校一般在期中考试后、期末考试前召开家长会,家长会注重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搭建桥梁。”市实验学校七年级17班班主任刘老师告诉记者,召开家长会让学校了解学生在家情况,也让父母了解学生在校情况,以供家长相互交流,家长会给家长打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,期间不少家长分享自己的“育儿经”。刘老师表示,学生在校成绩当然要提,但不是主要部分,家长会还会有信件交换环节,让学生和家长相互吐心声,消除沟通障碍。
近日记者走访阳江我市部分学校发现,不少学校已经“大刀阔斧”对传统的家长会进行了改革,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,家长会的“改头换面”使批斗式和汇报式家长会基本告别学校舞台。
「声音」
家长会应成为家校良好沟通平台
记者在市实验学校在家长沙龙发现,整个交流过程,家长们都听得津津有味,有的还拿出小本子做笔记。与只说成绩、只挑毛病的家长会相比,受访家长都表示更喜欢类型丰富的家长沙龙。
“我们念书时候的家长会,基本是老师念完学生的成绩就完了,家长们就像听个成绩报告会,一点收益都没有。”孩子在念初二的曾先生提起以前的家长会形容其为“乏善可陈”。对以座谈会或是以交流会形式开展的家长会,曾先生不停点赞,直说孩子进入初中后开了很多次家长会,每次效果都不错,还有不少家长会采用了让学生自己组织,老师从旁指导的新方式。“现在孩子的问题要因人因地因事而异,构建交流平台有利于家长间加强交流,家长和老师间加强交流,从而加强对孩子的专项教育。”曾先生说。
不少家长在受访时表示,家长会重在发现问题,新形式的家长会是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交流平台,要大力普及。孩子在念初三的黎先生表示,家长之间平时交流不多,沙龙、交流会等能让家长相互之间交换孩子的教育方法,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水平。黎先生表示,虽然平时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也会组织一些活动,但是不多,面也比较窄,还是寄希望于家长会上各家长分享经验。对家长会上的感恩教育,家长们也纷纷点赞。孩子在阳东广雅中学念初二的林先生表示,家长会上全班学生合唱一首与感恩相关的歌,不少家长当场就听哭了,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。
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学生,受访学生表示希望家长和老师多多交流。阳春二中高二学生小黎告诉记者,家长会若注重于解决学习、家长在孩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,对家长和孩子关系的缓和将有明显帮助,对自己的成长也会有推动作用。
「展望」
家长会形式内容创新将推进
创新型家长会新模式给了广大家长“话语权”,使家长对教育的想法和建议得到重视和认可,既丰富了教育的内涵,又建构起良好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环境。王省表示,现在的家长会,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了解,也使学校和家长的距离更近,老师和学生也贴得更紧了。
“现在举办的家长沙龙是第一期,以后预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。”市实验学校政教处主任成杰告诉记者,学校一贯以来的惯例家长会持续时长为两个多小时,既有总结也有交流。“今后会考虑将沙龙形式进行推广,学校要起到影响家长的作用。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偏差,老师要及时引导,家校沟通利于融洽家长、学校、学生三方关系,利于学生成长。”成杰说。
据了解,为解决家校沟通的随意、松散的问题,市教育局早已开始推动“家长学校”进校园,用新型方式提高家长各方面的素质,提升家庭教育质量,促进家校沟通合力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市教育局政教科德育专干周雪燕表示,家校沟通注重于探索孩子的教育方式,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“家长学校”,其中一次可与家长会相结合开展。“家校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组织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,与学校形成合力,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,主要任务是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感;二是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,做好孩子的终身教师,主要任务是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。”周雪燕告诉记者。
记者手记
让冷冰冰的家长会成为过去式
笔者记得上初中时,成绩不甚理想的同学最怕学校通知开家长会——怕老师告状而引来家长的愤怒,有时候甚至把家长会通知单偷偷撕了。也常有家长缺席——老师站在讲台“点名批评”学生,家长面子上也过不去。家长难受,孩子也难受的冷冰冰式家长会,不仅没起到助推三方沟通的作用,反而成了阻碍。
家长和孩子在交流中有不同的“结”,学校和家长在沟通中有不同的“坎”,如何“解结”,如何“平坎”,还得要一个平台让三方都有发言权共同讨论。家长会作为一个不错的平台,“解结”应成为家长会的主要节目。
“家长关心的不只是成绩”,在采访中不少家长如是说。在笔者看来,家长会应有班主任对班级情况的讲解,对教学规划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;还应有学生和家长的发言,有家长间的相互沟通分享,有教育方式的探讨;最重要的是,不仅要谈学生的问题,还应该发掘学生的亮点和潜力。成长期的孩子,需要批评,也需要鼓励和支持。除了讲座式的家长会,圆桌式、座谈式、亲子活动等形式活泼的多类型家长会也不赖。平等的交流能拉近了教师、家长、学生的距离,而无拘无束的沟通可更多地增进了师生、家长的了解。
教育需要爱,爱需要沟通。让冷冰冰的家长会成为过去式。
阳江回收电脑,公司网吧电脑回收 www.gzhxzszy.com